当前市场环境和形势的复杂,对于众多家电企业和商家来说,属于几十年难得一见:不仅要应对家电内部市场转型阵痛等内部困惑,还要面临夏季天气不给力导致需求减弱等外部困惑。此外还要应对股市“暴涨暴跌”等波动带来的消费能力波动等突发性挑战。
不过无论困难有多大、挑战有多少、危机有多多。对于家电厂商来说,也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直面困难这一条路可以走。特别是对于家电厂家来说,当前还很多矛盾点需要化解,一旦厂家的战略不明、应对无法、措施难有、困惑多多,反而会让众多商家陷入一轮迷茫之中。
现状:家电市场难在那里?
说到困难,那就首先就要明确的是,当前家电市场的困难到底是什么?是发展中的阵痛,还是绕不过去的泥潭。因为不同性质的问题,都应该要寻找到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才能走出困难找到新出路。
对于当前的家电厂家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转型的阵痛和挑战。经过30多年的探路、问路,家电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是从低端化、规模化、粗放化,向高端化、个性化、精细化转型。特别是把家电产品从单个、单体的使用,转向融入智能 家居 的生态圈之中。
其次,夏季原本是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时令产品的热销旺季。但是今年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连续2个多月的暴雨,北方却出现少有的凉夏,像空调、冰箱这样的时令家电。在缺少了外界环境因素的刺激后,销售难以达到厂家的预期,矛盾心理可以想象。
此外,今年上半年还有一个历史上少有的特殊情况,那就是股票市场的暴涨暴跌。按常理来说,股市跟家电市场无关,但今年股市特别的起伏,还是对家电有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不仅厂家受短期套利的吸引参与股市,就连经销商也把流动资金拿来短线炒股,资金分流给股市造成厂家的回款紧缺;另一方面主流家电企业多是上市公司,在股市暴跌后政府号召力挺股市,迫使厂家不得不拿出大量现金投入股市回购股票来救市。
最终这几个矛盾点集中和叠加后,加剧了家电厂家的矛盾心理波动,对今年上半年家电厂商的市场运行造成影响,并对下半年的计划造成波动。
突破:关键就在恢复信心
不可否认,当前家电市场难以达到预期,所引发的商家心理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厂家也没有必要否定。正视与化解才是唯一要做的事,因为这些矛盾都是暂时的,或者说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附属物。
在解决当前这些家电问题当中,虽然是要从市场经济环境、消费能力等方面加以解决,这方面更多的责任是在政府职能部门。不过作为家电厂家来说,也不能“听之任之”,还需要发挥主动能动性,率先从解决家电产业全员发展信心角度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前家电人信心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看不到家电业就是朝阳产业。总觉得自己所处的家电硬件制造业是要被淘汰的,既然要被淘汰还有啥奔头。混混日子坐等产业走向末路,或者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另一方面是转型发展时期,传统家电企业在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下,认为自己是传统企业而矮了半截,想转型互联网有没有捷径,只能空喊喊口号表明态度,具体措施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要打消这些胡思乱想,最重要的是重拾产业发展的新信心。既要看到家电产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行业虽然古老,却并不过时。因为,家电产品在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时时刻刻都有新的创新产品。
还应该看到,互联网再发达也需要硬件产品的支撑,没有硬件产品的支持互联网也是无本之木。前段时间,中国电商一哥阿里的相关负责人就首次公开承认,“没有传统产业,电商必然消失”。
所以只要家电人的信心都重新振作和恢复起来,当前家电产业和企业发展发展中的问题、挑战和困惑,那都不是事儿。也都会找到突破的方向。
前景:路是脚走出来的
说实在的,对于当前的家电人来说,发展信心十分重要不假,但找到具体的拯救经营业务和利润的措施,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痛点和关键。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步、抓紧时间激活市场。前一段时间,不论厂商都把注意力集中炒股上,股市经过这次罕见的暴跌,也是给厂商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资本风险课。接下来还是应该把精力花在老本行上,利用进入伏季的有利天气,加快夏令家电品的销售,旺季时间有限,稍纵即逝。
第二步、要控制好合理库存。据了解,截止目前空调的库存巨大,至少比上年同期大一倍,而旺季时间已经不多,如果不把库存压缩到合理的空间,接下来新冷年的开盘将很难,不仅销售政策难以推出,商家库存老产品怎样处理。同时,库存还有一个损失补偿的问题。
第三步、稳定好既有渠道商。由于今年旺季销售不理想,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按惯例一些经销商完不成厂家任务,就会跳槽或被跳槽。但在今年这种系统性风险情况下,还是要以稳定经销商渠道为主,毕竟现在经销商资源是稀缺的。
最后,还要平衡厂商赢利问题。从奥维云网(AVC)获取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空调产品的零售量基本持平,但是零售额却下滑近6%。也就是说今年价格战的后果已经显现,如果原来空调厂家的利润5%以下的,很可能会因为这一轮的价格战而遇到亏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厂家与商家的赢利,是一个两难的现实问题。
当然,还需要看到和紧盯竞争对手如何动作。在复杂竞争环境下,对手的一举一动,都会关切到自身的利益。因此,必须要有敏感的市场警惕性,随时调整相应的策略,这样才能巧于应对,见招拆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