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暴雨夜袭广州城。受强降雨影响,广州多处地方遭水浸,天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羽毛球馆甚至因暴雨过大出现坍塌。
雨季来临,又到了考验一个城市良心的关键时刻。同时面临考验的,还有建筑防水质量。是漏还是不漏?这是个问题。
去年的深圳机场及石家庄火车站都因一场暴雨成为关注的焦点。漏水,不独是公共建筑不能承受之痛,更是广大普通百姓难以言说之苦。
今年3·15期间,全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14年受理投诉情况报告,去年全年共接到房产及建材类投诉24599件。房屋质量问题仍然是争议投诉的焦点之一,达到全部投诉的49.1%,可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房屋首要解决的难题。其中,漏水、渗水问题,外墙面脱落,以及墙壁裂痕等问题较为突出。
住宅渗漏问题已经是我国房屋建筑的质量通病,甚至一些房屋陷入“年年漏,年年修,越修越漏,越漏越修”的尴尬境地。
一、我国建筑寿命“50年罕见,30年普遍” !
建筑的基本功能是遮风避雨,应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特点,为人类提供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但逐年攀高的渗漏率却使得人们为渗漏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烦恼而担忧。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零点调查2014年7月份合作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表明,中国城市渗漏率达到95.33%,地下室渗漏率达到57.51%。目前在中国,建筑渗漏已成为除建筑结构之外影响建筑质量的第二大问题,被称为“建筑癌症”。
房屋渗漏带来的危害是严重且影响深远的。最直观的是影响建筑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建筑物的寿命出现了“50年罕见,30年普遍”的怪现象,这与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关于“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使用年限为100年,一般建筑的使用寿命为50-100 年”的规定相差甚远。”建筑物如此“短命”,不但造成了资源和人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还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严重污染环境。
渗漏不但造成各种工业原料的无谓流失,腐蚀设备等器材,更是众多安全事故发生的源头。建筑物的渗漏时间长了,会导致钢筋膨胀,水泥表面异样,对室内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可以说,渗漏对人们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李鬼”为何如此肆意横行
引起房屋漏水原因很多,包括设计、材料、施工、维护等,而建筑防水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性材料,它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房屋的质量,是导致建筑渗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防水行业拥有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60%,生产工艺落后、节能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数量偏多,且多数为落后产能。更有甚者,无证生产和制假售假窝点已经形成半公开化的“基地”。这些矛盾反映到市场上,就是以牺牲产品质量和企业诚信为代价的低价竞争,导致企业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生产大量假冒伪劣和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水产品的现象严重。
多家防水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假冒防水材料的生产窝点在全国分布很广,东到山东寿光,南达江苏吴江、浙江湖州,西至陕西神木,北通辽宁盘锦,涵盖了国内各个区域,可以构成一个造假地图了。
有需求才有供给。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的存在是由于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缺陷和监管不力造成的。
我国建筑防水工程招标多采用最低价中标,中标价格低于成本价早已屡见不鲜,这些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给假冒伪劣产品创造了市场空间。在2000多家防水材料生产企业中,有500多家无证生产企业。它们提供的假冒伪劣产品大量地流入建筑工地,众多有证企业受此需求的影响亦在生产“非标”产品。
防水材料的终端市场是建筑工程,而工程领域也乱象严重,工程监理制度流于形式,工程质量监督严重不力,没有把住材料和施工的质量关。
工程定额造价偏低,严重背离了市场法则。虽然建筑防水的重要性仅次于结构,但防水造价却只占建筑总造价的百分之一不到。
防水工程被层层分包现象十分普遍,工程款被各种名义挤占挪用;此外,施工资质挂靠现象严重,施工工人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再好的材料也保证不了防水工程质量。
落后产能过剩导致企业铤而走险,政府监管不力形成市场空间。大量假冒伪劣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产品,以及无资质、无技能的施工队占据了建筑工地的主要市场,形成一条“黑色”的产业链,其结果是给建筑防水工程质量和建筑主体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隐患。
三、“李逵”联手打假维权
假冒伪劣的防水材料在建筑市场的猖獗程度,可能是哪个产品都无法比拟的,也正是这种猖獗,给一些守法经营的大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据记者的暗访调查,无证生产的企业所用原料一般都是废旧沥青,价格与正规的沥青相差了十多倍。因此尽管假冒伪劣的防水材料售价很低,但利润也比正规厂家高出很多倍。
面对这些无证生产厂家对自身利益的侵害,不少正规的防水生产企业选择自主维权,重拳打假。
深圳卓宝科技集团早在2012年4月即推出举报有奖政策,重拳打假,重奖举报:凡向卓宝科技提供打假的有效线索,经执法部门打假成功,做出相应判决之后,卓宝科技即给予举报者重奖。凡举报的假冒产品,每平方米奖励人民币10元,最高限额为10万元。在2014年的打假行动中,涉案人受到刑事处罚的案件4件,受到工商处罚的约20件,缴获侵权物品约30万平方米。
2013年6月18日,经广东科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举报,清远市清新区工商局在某防水工程工地检查时,发现现场待用的防水卷材产品涉嫌侵犯科顺公司持有的“
”商标专用权。侵权事实核实后,清新区工商局查封并没收了侵权商品,同时责令侵权人张某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对其处以罚款60000元。
广西金雨伞防水装饰有限公司自2014年1月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假冒金雨伞防水产品的各项维权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已向各地主管部门报案假冒行为的案件超过了20起,涉及区域有湖北、江西、广西、广东、四川、江苏等省份。
辽宁大禹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样饱受假冒困扰。大禹防水2014年推出了历时三年研发的红芯分子粘防水卷材这款专利产品,但现在市场上已有“白芯”、“绿芯”、“蓝芯”等仿冒产品。2014年7月,盘锦市公安局在辽宁省公安厅配合下,在辽宁省本溪市联合端掉了一家生产“假大禹”的厂家。当场查获假冒打印的产品20000余平方米,抓获造假者,并现场将造假设备拆毁,极大地打击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
各品牌企业先后展开的单方面的打假行动虽有成效,但相对于市场现状,个别企业已明显感觉一个企业打假力量单薄,多家企业应联合起来一起打假。
4月18日,广东科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广西金雨伞防水装饰有限公司、辽宁大禹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卓宝科技集团4家企业联合召开会议,共同委托广东利人律师事务所开展维权打假行动。会议达成“联合打假维权,推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共识。
据介绍,这4家企业联合打假主要是维护品牌的价值,保护企业名称、商标、产品不被冒用,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打击对象则主要集中在生产、销售假冒产品的工厂及工地。
四、净化市场环境需多管齐下
随着国家对建筑防水行业的逐渐重视,先后出台了针对行业的各种政策,行业正由混乱向规范发展,由“不被重视”向“不可小视”的发展格局已经确立。建筑防水行业正处于面临转型升级,优化重组的重要时刻。
2014年10月11日,31家防水企业发起成立了“建筑防水行业打假保优协作网”。成立打假保优协作网,旨在提升我国建筑防水产品整体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建筑防水产品的生产和蔓延,推动我国建筑防水行业健康发展。
31家企业参与的打假保优协作网与行业已有的13家大型骨干企业组成的“促进防水行业健康发展产业联盟”、6个省市的骨干企业组成的区域联盟,近100家企业构成了行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对行业质量提升、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落实企业承担质量主体责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减少资源浪费,让人们更好地安居乐业,让防水行业经营的空气更加清新,拒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拒绝造假用假,应当成为大众意识。同时,只有调动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才能还防水行业市场一片蓝天,降低建筑渗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