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霞公府的家中出来,往东走五分钟就是王府井图书大厦,在这个北京数一数二的大书店里,可以找到很多特别而有趣的书籍。
《北京东城学校老照片:追寻中国教育历史印记》是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的一本小众书籍,作者鲁天龙,封面俊朗古朴的书名由著名教育家、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题写,他也曾担任东城区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语文教师。翻开书,我们可以津津有味地看到许多历史名校的老照片以及清晰的注解,这本书内容平实却让人感触颇深——霞公府身处的东城区当仁不让是至今六七百年来中国的教育中心,时至今日王府井周边依然名校众多。
元朝大德十年建造的北京国子监是这本书一开始讲述的学院,位于安定门内,这里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可以说国子监是“中央官学”。明清两代后设的顺天府学位于学府胡同,朱元璋颁布诏书,要求学校开设礼、律、乐、射、数、书等学科,这里相当于北京的“地方官学”。
清朝时八旗在东城各立一学,现在的黑芝麻胡同小学就是以前镶黄旗的官学,有371年历史了;现在的新鲜胡同小学在清代是专门为正白旗觉罗子弟设立的学校,已有286年历史,著名作家李敖曾在此就读。从霞公府大门出来沿南河沿大街穿过长安街,顺着正义路走十多分钟就是前门小学,前身是清代的巴氏觉罗学堂,曾任北京市市委书记的刘淇、著名导演郭宝昌、唐朝乐队主唱丁武都曾就学于这所百年老校。东城的私塾也特别多,最多时达到132所,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北京市第二中学今天可谓是大名鼎鼎的“理想中学”,坐落在灯市口东面的内务部街,从霞公府步行约30分钟即可到达。学校西面有梁实秋故居,东面有史家胡同博物馆,教学软硬件在国内都首屈一指,每年超过95%的毕业生考入国家重点大学,六分之一左右的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第二中学最早为清朝左翼宗学,创建于1724年,这个“左翼”指的是左翼四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宗学是专门为清室子弟设立的学校。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也“扎堆”在王府井霞公府附近,该校创立者是美国人伊丽莎-贝满夫人。她于1864年受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派遣来京,创办了贝满女子小学,后来发展为贝满女子中学,是北京的第一所女子学校。1971年这所学校改名为北京第一六六中学,原卫生部部长李德全、著名作家冰心、原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中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琇瑛、物理学家王承书、化学家蒋丽金以及戏剧家孙维世、表演艺术家张筠英、钢琴演奏家鲍蕙乔等许多名人都曾在这所学校就读。
北京景山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学校。该校创办于1960年春,它是当时中央专门建立的一所进行城市中小学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1977年成为全国重点学校。景山学校的最大特色莫过于其开放性,它分别与美国波士顿牛顿城公立学校、法国阿尔萨斯学校建立友好关系,每年与这些学校互派师生交流学习,同时它还与新加坡、泰国、韩国、澳大利亚、日本、芬兰和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增进了不同国家种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间的交流。
霞公府所在的东城区历史名校还有很多,比如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第四中学、北京第二十五中、北京师大附中等等,包括近年来知名的长江商学院北京校区都坐落在与霞公府近在咫尺的地方。在中国过去的六七百年时间里,东城区一直作为国家教育中心,担负着传统历史文化与世界领先科学技术教育的历史使命。霞公府坐落在东城区的中心位置,周边丰富的教育资源也赋予了这座北京顶级私人宅邸“无形而厚重”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